千手千眼观音院

便捷导航

当前位置 讲经说法信息详细
讲经说法
来源:本站 作者:明仰法师 点击数:

恩师讲经.png

20251019宣讲《楞严经》_2

00:0017:31

2.净化身心回归清净

一、净化身心回归清净

所以修行不是脱离实际,不是像现在这样离开自我的身心,离开环境的污染,离开处人对事这种贪嗔痴的状态而修的。所以我们通过三渐次来解决污染我们的根源——就是乱想。我们的身体不净,是因为乱想;我们的心不干净,还是因为乱想。

所以乱想两个字就是我们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造成轮回十二类众生的根本因,所以要解决乱想两个字。那么解决乱想,通过三个层次来解决,三个步骤来解决。下面:

【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甘露代表清净,让我们自己的身心变成甘露的状态。甘露是清净,天上的甘露我们不清楚,这里是根本是解决天上的甘露,我们自己看见那个露水珠子应该清楚吧?我们看到冬天冷了,那个露水珠子是很干净的,相当于甘露。

这里就告诉我们,我们身体要想甘露那么清净;我们的心态要想甘露那么清净。如何让我们的身心变成像甘露一样的清净呢?这里举了一个例子,说是净器中除去毒蜜。

净器”。本来我们是净器,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我们的真身,妙明真心是我们的真心,是不这样呢?承认吗?我们每个人具备的佛性,具备的不动的那个真心,是净器。每个人都是这样,佛是这样,众生是这样,所以真心是这样,所以叫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平等的,都是净器。

不同的是,佛的净器里面储存的是甘露,我们的净器里面储存的是毒蜜。毒蜜就代表我们的身心。你看这个世间毒不毒呢?到处是战争,到处是贪嗔痴,毒不毒呢?蜜,大家还以为是蜜,追求。你看,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呢!甜的不得了。

这个世间用毒跟蜜来比喻。因为颠倒,所以把毒当成蜜,这就是这个颠倒的世界。所以颠倒的世界的颠倒的众生,就是十二类众生,把自己的身心变成了毒,变成了蜜,本来是清净的。这个很明白吧?这里要接触我们每个人自己的身体跟心灵。

现在要净化身心,净化身口意,要熄灭贪嗔痴,才能够回归甘露,才能够把毒蜜清除、去掉。这就是修行根本的原则。念佛也是这样、打坐也是这样、持咒也是这样,一切法门都是一样,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解决清除毒蜜变成甘露。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要想修行成功,就在这个身心的清净的问题上下功夫。清除这个毒蜜不容易,毒跟蜜是我们无始以来造成的,根本无明造成的,再加上润生无明、发业无明,三个无明造成的毒、造成的蜜。

大家想,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当初的一念无明,一念无明就产生了毒,产生了蜜,产生了有情众生,产生了无情众生。无始以来这个有情众生,这个无情众生都是在毒蜜的不断延续中生存的,直到今天。是不是这样呢?

所以去除毒去除蜜不容易,这个我们要很清楚的。我们修行就是为了去除自身的毒,自身的蜜。毒是对这个世界的伤害,蜜是留恋这个世界。

二、以戒定慧净化身心

留恋这个世界,那么怎么办呢?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汤水代表智慧,智慧是水呐。香灰代表定,灰是定力,灰是一种定的状态。所以用智慧的汤水和像灰一样的定力,这就是以定、以慧来清除毒素,清除这个毒蜜,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以戒定慧来清除贪嗔痴,贪嗔痴概括起来就是毒跟蜜。是不是这样呢?

那么洗涤其器”。把本来是清净的这个容器中,如来藏性这个清净的容器中,无始以来储存的毒跟蜜清除掉。自己清除吧!佛能代替我们清除吗?任何人、任何法都代替不了清除我们自身无始以来所储存的无量的毒,和留恋这个世界无量的蜜。那么“洗涤其器”,得来洗,来不停地洗,荡净、涤净清净的法器中的毒、蜜。

那么后贮甘露”。只有把储存的毒跟蜜清除掉,才能够换成甘露。如果里面的毒蜜清除不掉,那么甘露就不可能代替,就是把甘露放进去,甘露也变成毒跟蜜了,这我们要很清楚。

所以我们修行根本是一种行为,用自己的大行、大力、大愿清除我们无始以来贪嗔痴、杀盗淫妄、追求财色名食睡这个毒蜜。所以佛教的四大法门就是对着这个来的——大行普贤,大智文殊,大愿地藏,大悲观音。所以用大的力量才能够清楚掉。

所以修行不容易,不是像现在理解的那么简单,念一念,背一背就行了,是这样吗?大家从中体会,这是一种真枪实弹呐,真正要干,把那个毒蜜干掉,自我干掉。所以佛教是自我革命,自我的彻底的革命。不是人家来革我们的命,是我们自己来清除自己净器里面的如来藏性,这个清净本然的净器里面的毒蜜。

所以这是我们要想离苦得乐,要想脱离十二类众生的根本方针,就是离染环境,离开染回到净中来。

三、循序渐进来修行

下面再具体讲,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我们修行,不管你念佛也好、你打坐也好、你持咒也好、你做功德也好,你必须进行三渐次的修行。三渐次的修行才能够真正进入根本的修行,才能够真正进入真念佛、真禅定、真持咒这个状态。

那么渐次,渐要很注意,渐就告诉我们不容易。想一下把无始以来储存的毒跟蜜清除掉,行吗?不行,要渐渐地除掉,一点一点地除掉,慢慢地除掉。

所以修行成道不是速成法,是一步一步的向如来藏的最高无上大法前进的,像登山一样,像把瓶子里面的毒去掉一样,得一点一点地去掉。这还得下功夫,如果不下功夫,一点儿也去不掉。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末法时期离这个要求太远了,许多人不信正法,信邪法。信邪法的原因就是要急于求成,邪法就误导你,我马上就叫你得到利益,所以许多人上当受骗。

而真正的佛法是一种攀登的状态,一步比一步艰难,才能够达到顶峰,所以叫做渐次。这个要很清楚的,不是速成。如果这个地方改成速成就好了,但是修行不是速成法,是渐次法。

有人说了佛教不是说顿悟吗?是的。顿悟必须是在渐修的程度下顿悟的。如果没有渐修,一下就能够顿悟成功了,没有那个道理。所以我们大家多年来听经,由不明白到一点一点的明白,我们会有感觉的。哎呀这个地方我一下清楚了,都有这个感觉吧?这个一下清楚就叫顿悟,但是这个顿悟不是根本的顿悟。佛门讲由无数次的小悟到中悟、到大悟,这个顿悟是指的大悟。

我们每个人平时只要用功,都有感觉,有小小的那个小悟,那么这个小小的小悟积累起来才是中悟,中悟积累起来才是大悟,才叫做真正的顿悟成佛。没有哪个生下来,一下就明白了。除非是再来人,再来人人家也不说。我们作为多数人,凡夫的界地,要想进入圣地,那么就要渐修,一点一点地往前走。是不是这样呢?

所以我们常年听经,常年讲经,常年正熏修,我们寺院常年做法会、拜忏、超度、佛七、禅七、送往生等等,都是在渐修的法位,都是让我们在实际的修行中来逐渐感悟那个真的东西。如果说我离开这些实际活动,我一下就明白了,有这样的事情吗?没有。(未完待续)

仰法师宣讲

20251019

文字整理 | 耀高居士

   | 耀居士

    | 耀古居士

结尾图片最新版.jpg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