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标准
一、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标准
末法时期的五逆之罪非常普遍,那就是杀父杀母,那就是杀阿罗汉,那就是破合和僧,那就是出佛身血。这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特别要注意,因为我们是要了脱生死的。比如我们大家在我们寺院,以正法为前提,这一生中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障碍就是业障,最大的业障就是五逆之罪。
所以这些我们特别要注意,特别要注意。我们这里面不用说是犯了五逆之罪,你就是心里头起了恶念,已经影响了你了脱生死。比如我们大家现在都希望临终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根本条件要搞清楚,不是你念了多少阿弥陀佛能达到的。
我们以经论为证,《佛说阿弥陀经》讲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看见没有?善人聚会一处。你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现在必须是个善人。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个善人聚会的一个地方。你是个善人,你就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要你,这等于是个标准。
你不是善人,阿弥陀佛要一个恶人,去搅和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犯五逆之罪,杀这个,害那个,骂那个,像这个世界一样,把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搅的不得安宁。阿弥陀佛就要这样的人吗?尽管你现在一天念十万佛,结果没有善心、没有善行,不改变自己,这就是现状,阿弥陀佛是不要的,这个道理大概是很清楚的。
《佛说阿弥陀经》讲的很清楚,没有善根福德因缘不能生彼国。这都是条件吧?还是善。善根福德因缘,既有善心又有善行,这才叫善根,又有福德因缘,那就是修正法。在这个慈悲心、在这个无我奉献的前提下,建立跟三宝的缘、建立跟西方极乐世界的缘,那么才能够往生。所以这些地方我们大家都要很清楚,都要联系实际,运用到我们生活中。
二、忏悔即清净
所以五逆之罪绝不可以犯。在家也是,出家更是这样,五逆之罪行为上不能犯,心里也不能犯。犯了以后马上忏悔,心里头有了恶念,马上忏悔;语言上有了恶的语言,马上忏悔;行为上有恶的行为,马上忏悔。
忏悔即清净。佛教就是这个样子,不是说不允许犯错误,在我们没成佛以前,天天在犯错误。你就把握不住你那个思维,你就把握不住你那个语言,你就把握不住你那个行为,天天在犯。
所以能够检点自己,《金刚经》上说了,如何降服其心,这是根本。知、觉,我们修的是知觉性,知觉性有了,犯了错,马上改正,这就叫修行。不是不允许犯错,不允许犯错那哪个人能修行呐?就没有修行的条件了,没有解脱离开六道轮回这个根本的东西了。所以这些地方明明确确的告诉我们,不要犯五逆之罪,行为上不要犯,语言上不要犯,思维上不要犯。
三、诵《楞严咒》可消除恶业
那么这里面释迦牟尼佛可怜我们,除了我们自心坚定以外,前面讲的是还要诵《楞严咒》,那么诵《楞严咒》就能够消除这些恶业。各位,其他咒达不到这个功能。我们看每一个咒都是有不同的倾向性。我这里详细不讲,比如我们天天诵的大悲咒、十小咒都是,大悲咒近乎《楞严咒》,但是后面的十小咒都是各有倾向,解决具体问题的,谈不到把所有的重罪消灭的这个功能。
所以这里我们要很清楚,只有《楞严咒》才能消除我们无始以来的恶业,特别是无始以来最重的五逆之罪。所以这个地方要很清楚。那么诵《楞严咒》,所有的恶业就像是大风把沙尘吹散一样,马上可以消除。“悉皆消灭,更无毫发”,恶业去掉的意思,那么这是五逆之罪都消灭了。
四、持根本戒 修善心善行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要守根本戒。那么比丘是四大重戒,叫四弃,比丘尼是八大重戒。叫八弃。
那么四弃就是杀盗淫妄,出家人不能犯,不能犯杀戒、不能犯盗戒、不能犯淫戒、不能犯妄语戒。这很明确的,我们前面都有讲的四大清净明诲。那么出家人犯了杀盗淫妄这个罪就等于断送了自己的慧命。
我们现在这个生命是肉体,肉体死掉就断送生命,那么我们慧命是成佛的命。如果犯了杀、犯了盗、犯了淫戒、犯了妄语戒,包括两舌、恶口、绮语都在内,那么出家人就等于断送了慧命,断送了慧命就是永远在三恶道,永远在三恶道。所以出家人一定要严守以四大清净明诲的四大重戒,这是比丘。
比丘尼要严守八戒,除了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这跟比丘一样的四大清净明诲,另外又加了四条,那么就凑成了八弃。总体来讲就是比丘尼跟男众接触的时候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当就等于犯了跟四大清净明诲的戒一样的因果。
那就是跟有污染的男人以身相接触,污染的男人以身体接触,这是身接触。与污染心的男人那么共行,比如手拉手。现在社会上都是手拉手、肩靠肩,那么出家人不允许,那么跟污染心的男人手拉手、身接触,这都不行。
暗室共语,跟污染心的男人在背地里,疙唠唠里搞对象的那个状态,不允许,在里面说悄悄话,这个不允许。再就是比丘尼不能包庇有污染心的男人,犯了错误你不去揭发、不去检举,保护他,这就叫覆。还有一个随,就是跟男众一起出去,买衣服、买吃的,就说跟有污染心的男众出去买衣、买食,共同享受衣食。
总体来讲,就是不允许比丘尼跟比丘亲密的接触,亲近的接触。概括起来就是这样的,那么不像现在的社会一样,搂搂抱抱、啃啃挠挠,这是世法上允许。但是在佛教是不允许的,是不文明的、不道德的。同于杀盗淫妄四大清净明诲一样的因果,所以这叫八弃。
所以这些概括起来,无论四弃也好,八弃也好就是让我们进入善心、善行的状态;让我们进入清净的心,清净的行的状态,这是修行的根本条件和根本目的。大家要清楚,所以不是说你念多少佛,念多少咒,做多少好事,那么佛教的根本是修清净心、修清净行,修善心、修善行。
末法时期它是背离这个东西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事先有预言,就把这些东西告诉大家了,在末法时期这些恶的言行比比皆是。所以《楞严经》是一面镜子,是正法的镜子,把邪法照的一清二楚。那我们看是不是照的一清二楚了?所以邪法、魔法都害怕《楞严经》、否定《楞严经》。这是现实存在的,说是《楞严经》不是佛说的,是别人编造的,极力否认。(未完待续)
上明下仰法师宣讲
2025年07月20日
文字整理 | 耀高居士
校 对 | 耀荣居士
发 送 | 耀古居士
千手千眼观音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3669号
咨询电话: 17704884196 1347481157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20220000005
蒙公网安备15000002000102